社区矫正对象曹某和刘某某为夫妻关系,2022年曹某在开封市一医院生下一名男婴,后经人介绍将孩子卖掉,事后夫妻二人因拐卖儿童罪被判处缓刑,现在在方城县社区矫正局接受社区矫正。
两人被判处缓刑后回老家与家人一起居住,曹某和公公刘某不和,经常因生活琐事吵架打骂,一来二去,公公难以忍受刘某某和曹某的生活方式,小夫妻被赶出家门。之后刘某某在本村租一处房屋和曹某居住。转眼间,入不敷出的日子两人已拖欠三年房租,多次遭到房东驱赶。
矫正期间,刘某某、曹某均无稳定收入来源,因无法缴纳罚金被原判法院冻结账户,儿子刘某某因为交不起幼儿园学费被退学,两人也因无稳定收入生活过得很拮据,感情也出现各种矛盾,经常生气吵架,曹某吵架时摔手机,因此,曹某已更换多部手机,加之他多次没钱缴纳话费停机,无法电话联系其本人。五中队工作人员多次因联系不上曹某去其居住地实地查找,并受到两次书面警告处分,两次被调整为重点管理对象。同时,刘某某夫妇的行为也为社区矫正监管工作增加困难。
为了能够帮助刘某夫妇重返家庭和顺利回归社区,五中队工作人员多次到其村里了解情况,走访其邻居和村干部,深入了解其家庭根本矛盾,为其量身定做教育帮扶措施,一是和刘某某夫妻二人谈心谈话及心理辅导。通过一段时间的疏导和交流,缓和了夫妻二人之间的关系;二是曹某和公公关系不和,五中队工作人员联系其村干部,通过多方调解,化解了多年以来的隔阂,并主动为刘某某夫妻二人支付了拖欠了三年的房租。
为了让刘某某和曹某重拾对生活的信心,解决其实际矛盾,五中队工作人员向方城县社区矫正局领导汇报其家庭困难情况,社区矫正局负责人和该镇政府有关部门协调,为刘某某儿子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此外,五中队工作人员又在县城为二人介绍了工作,两人过得也比较充实,再也没有吵架的情况了。当年春节前夕,社区矫正局领导和五中队工作人员带着米面水果等物资到刘某某家探望,曹某感激的说:“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助,现在我们家庭非常和睦,公公婆婆帮我们带着孩子,我们夫妻二人也有工作,生活过得也很好。”
社区矫正的根本价值在于“以人为本,彰显人道主义的宽容精神”,社区矫正工作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法制教育与人文关怀的有机结合,帮助社区矫正对象重建生活信心、修复社会关系。刘某某夫妇的案例生动诠释了“法律约束+人文关怀”的现代矫正理念。通过系统性帮扶措施,不仅实现了监管目标,更重塑了一个家庭的未来,这正是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