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镇平县社区矫正局在上级各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关心支持下,始终践行“以人为本、宽严相济”的社区矫正工作理念,推动社区矫正工作由“管得住”向“矫得好”转变,全面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质量水平,为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贡献了积极力量。
以“精”为基,铺平矫正回归路
对于新入矫人员,每月持续开展集中入矫教育活动,增强新入矫社区矫正对象的法治观念和对社区矫正的重要认知,上好教育改造的“第一课”。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涉罪类型,打破“一刀切”教育模式,定制差异化教育清单,深入开展专项教育活动,有效破解社区矫正对象教育“供需错位”难题。整合多方资源,构建以司法局为主导,村(社区)、社会组织、企业等多方力量协同参与的教育帮扶工作格局,根据矫正不同阶段、结合特殊时间节点,积极开展红色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不断丰富教育帮扶形式,不断提升教育帮扶精准化水平,切实为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奠定基础。春节和“两会”期间,组织对全县400余名社区矫正对象逐人走访,并慰问生活困难对象,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慰藉和精神上的鼓舞。
以“严”为纲,夯实矫正改造路
全面运用“智慧矫正”平台,构建“人防 + 技防”立体监管体系,通过电子定位、视频点名、轨迹追踪等技术手段,实时掌握社区矫正对象的动态信息,实现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全天候、全方位监管,有效预防脱管、漏管现象发生。坚持周例会制度,分析研判社区矫正安全风险;定期开展专项督查和安全隐患排查,对重点人员、重点时段进行重点监管,及时发现和消除潜在风险。深入开展稳控排查走访,各司法所对辖区内的社区矫正对象实施实地走访全覆盖,进一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状态稳;强化点验抽查力度,采取“不打招呼、不发通知”的方式,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实时位置,进行随机夜查,消除他们认为非工作时间监管松懈的错误认识,彻底打消其侥幸心理,有效预防日常监管中难以发现的风险隐患。今年以来,累计开展专项督查4次,排查整改安全隐患10余处,社区矫正对象重新犯罪率始终控制在较低水平,切实维护了社会安全稳定。
以“心”为炬,点亮矫正新生路
定期邀请专业心理团队,为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一对一心理咨询服务,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矫治,全方位地帮助社区矫正对象消除心理隐患,改善心理状态,增强他们拥抱幸福未来的信心。同时,针对未成年矫正对象心理特点,开展“汇流润心 护航未来”未成年专项心理教育活动,组织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及其监护人共同参与,邀请专业心理团队全程跟进,实现心理矫治与家庭支持的深度融合。
以“宣”说法,矫正殊荣映担当
创新构建多元化宣传矩阵,以"社区矫正法宣传周"为契机,依托基层司法所前沿阵地,深入开展普法"六进"行动——“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通过发放普法手册、组织专题宣讲、设置图文展板等形式,让法律知识"活"起来。同时,深度挖掘矫正工作中的鲜活故事,在2023-2024年省社区矫正委员会主办的"我的社区矫正故事"主题征文中,全县社区矫正工作者积极响应、踊跃投稿,多名同志荣获市级表彰,县社区矫正局更是连续两年获得市级组织奖。这些扎实有效的宣传举措,切实提升了社会各界对社区矫正工作的认知度与参与热情,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矫正新格局筑牢舆论基础。
近年来,镇平县社区矫正局采取一系列亮点特色举措,促使社区矫正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有效提升了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水平,也为预防和减少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镇平县社区矫正局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升工作效能,推动社区矫正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