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司法局2025年工作谋划
2025年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市司法局深入贯彻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主动融入和服务全市工作大局,扎实推进法治南阳建设,以司法行政工作现代化服务和保障新时代新征程现代化南阳高质量发展。
一、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效能
一要优化涉企法律服务。持续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千所联千企”“万所联万会活动”,深入推进“1+N”系列公益法律服务活动,护航企业健康发展。二要深化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平台融合发展,推进城乡公共法律服务均衡发展;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专业化品牌建设,持续开展公证、司法鉴定等公共法律服务公益活动。三要持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拓展公证业务新领域,提升涉外公证水平,释放公证服务活力,压缩办证期限,持续深化公证“减证便民”;推动一所高水平、综合性司法鉴定中心落地设立;严格执业监管,指导司法鉴定行业协会建设,提升司法鉴定服务民生水平;加大重点群体权益救济力度,严格落实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健全完善仲裁监督管理制度,推动诉讼与仲裁相衔接。四要提升律师工作水平。实施县域律师帮扶计划,建立完善新入职律师到司法所实践锻炼工作机制,为律师强市建设储备人才;引导和鼓励中小型律师事务所精品化发展,不断提升律所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建设水平;在13个县(市、区)设立律师工作站,推动“两结合”的管理机制在县(市、区)律师工作的有效落实;加大律师涉外业务培训力度,努力建设与南阳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相适应的高质量涉外律师队伍。
二、聚焦法治建设主责,全面深化依法治市
一要持续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领导干部学法计划,持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实。二要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进一步细化全面依法治市考核指标体系,建立与考核督导单位的日常联系工作惯例,畅通工作数据共享渠道,夯实我市法治建设数据根基。三要发挥法治督察利剑作用,围绕领导干部“学、讲、用、述、评”,加强对领导干部依法履职、落实法治建设任务情况的督促检查,压实“关键少数”责任,强化履职监督;聚焦法治化营商环境、执法规范化建设等重点任务开展专项督察,切实做到以督促学、以督促改,以督促示范引领。四要提升立法质效。严格落实“1543”政府立法机制,发挥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积极作用,扩大公众参与的覆盖面和代表性,增强立法透明度;加快推进重点立法项目,严格立法审查,把好立法审查关。五要提升法治宣传教育供给水平。利用“报、网、端、微、屏”等“互联网+”媒体及各类新媒体平台法治传播体系,贴合群众需求“点单式”按需普法;开展好宪法宣传周、民法典集中宣传、第四届“全市教育系统法治教育宣传周”等活动,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大力推进南水北调沿线“绿色”法治文化带建设,鼓励和引导法治文化产品的创作,推动法治文艺作品进农村入社区。持续开展“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精准普法基层行”“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等活动,提高基层群众的尊法守法意识。
三、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一要完善依法行政决策机制。推动重大行政决策咨询论证专家库扩库工作,进一步补充专家库资源;细化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工作规则;积极推进各单位决策各环节相关制度“立改废”工作,完善重大行政决策整链条制度体系。二要持续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督促指导上级行政执法部门对下级行政执法部门每半年至少开展1次行政执法监督活动;针对重点执法领域,开展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深入开展服务型行政执法创新实践活动,持续推广证照到期前提醒工作机制,探索实行执法“观察期”制度;落实好基层服务型行政执法联系点、联系员制度、行政相对人法律风险防控制度、行政调解告知引导制度和行政指导融入行政处罚制度,总结试点经验,提升工作质效;以“微宣讲、走基层”和“比武练兵”活动为载体,持续提升行政执法素能。三要深入府院联动工作。持续跟进督促第一次、第二次府院联动联席会议确定问题事项的全面彻底解决;召开第三次府院联席会议,明确重点问题事项、责任分工及落实举措,推动问题事项实质性解决。四要全面推行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市、县、乡三级政府行政合法性审查工作机制;主要负责同志作为本地区、本部门合法性审查工作第一责任人,明确合法性审查的范围、主体、程序、职责和责任,建立健全程序完备、权责一致、相互衔接、运行高效的合法性审查机制,确保各类行政决定、决策依法合规。
四、维护和谐稳定,着力服务更高水平的平安南阳建设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健全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四级人民调解网络;推动行业主管部门设立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努力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指导督促各县区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与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挂牌,配齐配强专职人民调解员;常态化开展“践行‘枫桥经验’ 助力平安南阳”人民调解专项活动。切实维护社区矫正安全稳定,建立日常监督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执法监督机制,促进技防人防相结合的管控措施落实到位,完善市县两级社区矫正安全隐患排查和分析研判机制;深化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探索建立社区矫正中心与社会资源紧密沟通协作的“彩虹桥”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