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5000元“认养”一头黑猪,之后每天都有“返利”;若发展新会员,可获得新会员认养金额20%的“返利”……靠这种方式,一个名为“禾元农场”的App两年收取会员资金4亿多元。
不久前,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人民法院对这起新型网络传销案件公开宣判,24人因犯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获刑,其中传销组织头目刘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80万元。
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不少不法分子打着“乡村振兴”“助农增收”等旗号,通过所谓的“认养”大搞网络传销,值得警惕。
“认养黑猪”背后是传销
2022年11月,石棉县公安局办证中心接待了一名办理港澳通行证的男子姜勇(化名)。40多岁的姜勇家在农村,没有出境或出国经历。他说通过投资“认养黑猪”项目赚了钱,有些“港股”需要去香港变现。这引起了民警的注意。几经询问,姜勇向民警展示了手机里一个名为“禾元农场”的App。姜勇说,他通过该App“认养黑猪”获得收益:投入5000元兑换5000“认养券”认养一头黑猪,平台会按照每头猪8000“认养券”的价格分200天“返利”,即每天每头猪返40“认养券”。老会员发展新会员后,系统会按照新会员投资金额的20%对老会员“返利”。系统还会根据会员级别奖励“港股股票”。姜勇先后“认养”了41头黑猪,共计投入20.5万元,发展了5个会员。他的“个人资产”里有总计价值49万元的“返利”,但此前只提现了8万多元,还有大量“返利”因折算成“港股股票”未能变现。但姜勇从来没有开设过港股账户,“港股股票”从何而来?“我们判断,这是平台为了拖延提现设置的障碍和话术。这极有可能是打着‘黑猪认养’旗号的网络传销。”石棉县公安局经侦大队大队长朱明伟说。2023年5月6日,雅安市、石棉县两级公安机关决定成立专案组立案侦查。办案民警发现,“禾元农场”的背后是一家名为“庞博集团”的公司。该公司主要人员曾在贵州因从事传销活动被打击过,2021年换了个“马甲”卷土重来。
传销团伙将传销市场分为华南、华北、华中、华东四大片区,又在四大片区下设立“运营中心”。两年时间里,线上线下发展会员100多个层级5万余人,成员遍及全国27个省份。共收取会员资金超4亿元,其中投入最多的超过百万元,绝大多数投资者都是在初期获得少量提现后加大投入,最终血本无归。
新型传销背后藏套路
谎称国家政策支持,大肆发展下线,想方设法规避法律风险……办案民警表示,当前传统的线下聚集式传销已逐渐销声匿迹,但一些网络传销玩起了“新套路”。
警惕新型网络传销
雅安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侦查大队副大队长王龙飞说:“大量传销案件表明,大多数参与者对于所参与的活动性质心知肚明,但往往怀着侥幸心理,认为只要能拉到人头,自己的收益就有保障。企图不劳而获、盼着‘天上掉馅饼’的心理给了传销组织可乘之机。”王龙飞特别提醒,发展下线超过3层、参与人数超过30人便构成传销,参与传销即违法,参与传销的资金也不受法律保护。有关办案民警表示,除了“黑猪认养”,当前网络传销也可能假借养牛、养羊、养鸡等外壳进行包装,这类假借名义开展的网络传销,容易让公众对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产生误解,社会危害性极强。“群众应当牢记,凡是要求交纳‘门槛费’、拉人头发展下线、承诺下线入会即‘返利’的,几乎都是传销。”王龙飞说。四川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有粮建议,各地要对假借乡村振兴等名义开展不法活动的情况进行摸排梳理,同时加大对新型网络传销犯罪的警示力度,提高广大群众识别、防范、抵制传销的意识,形成打击传销的高压态势。
编辑:张弦